close



200861日 舉行的小隊技能競賽之後,幾乎每個學期的行事曆都有提出再度舉辦技能競賽的提案和安排,只是到最後通常都是不了了之,要湊足兩個小隊辦一場比賽的期待,整整等待了三年。

很多事情一拖再拖,往往不是以為的以天為單位,而是月甚至是年。

這場比賽的機會得來不易,只是沒有得到太多應該有的對待和珍惜。

我們的進程考驗高峰,往往是在舉辦研習營的時候才像大拜拜一樣一窩蜂跟著要考驗進程,然而有過這樣經驗的伙伴都知道,在大家全擠在這個時段裡驗收,每個人花費在等待的時間有多少?

反倒是研習營之外的社課、課餘時間、團集會甚至是週六下午……的時間裡,鮮少有人願意在這時候逐步完成一項一項的考驗,要知道每個星期若是能夠完成一個項目,到了學期結束的研習營,你哪裡需要跟著一頭熱?












完成進程對一個童軍而言,可以是你對應該達成的目標所抱持態度的一種考驗,有人可以三年下來進程依然是那個剛開始的進程,行義階段結束左胸口還是一片空白。

其實行義三年拿不到初級並不可惜,可惜的是拿不到初級背後的態度。

是負責考驗的人不讓你通過?還是你自己不讓自己過?

換句話說,完成進程這件事對你來說是「放在心上」或是「掛在嘴上」,決定了後來的結果。

我們很強調態度,尤其在這次的技能競賽裡,我不只一次提醒各位態度的重要。

態度為什麼那麼重要?重要到必須透過設計這些進程考驗來培養?

如果你是那個參加這次競賽的伙伴,請回想方位判定這個項目的考驗,你必須測量出正確的角度,走出正確的步伐,才能找到引導你找到下一個方位的紙牌。







假如你一開始就搞錯了方位(態度),就算只差微小的一兩度,愈往前走你就會偏離本來的角度愈遠,在那裡你是不可能找到那張紙牌的。

面對一件事情一開始的態度,就決定了事情的發展方向。

繩結、搭帳、生火、露營技巧……這些技能在日後派不上用場的機會很大,然而在你完成這些技能考驗項目的過程當中,你的做事方式和態度,你在團隊生活當中養成的方式和態度,你完成目標的方式和態度,你在面對困難時候的方式和態度………,這些都絕對能夠影響你往後的每一個抉擇,以及每一個可能是屬於你的機會。

就看你從童軍活動當中,帶走了多少這樣的能力。

如果你帶走了這些態度,有沒有初級、中級或高級,又有什麼可惜?

只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必須透過每個階段不同目標的實現,逐步取得成熟運用這些態度的能力。

進程的完成相對程度上也代表著這些技能的傳承,你有沒有面對社團學弟妹不知道該敎些什麼的經驗?有沒有那種敎來敎去還是相同內容相同程度的窘境?當你能敎的愈來愈少,學弟妹對於童軍的視野也就愈變愈小,興趣也愈來愈少。






「學習」這件事變成侷限於某個活動舉辦才勉而為之,更多活動之外的時間,是在等待下一次的活動,靠著被動和有限的機會才學習和自己具備學習的能量與熱情,兩者的學習成果不會相同,程度也有極大的差異。

我們這個團隊對於進程完成的企圖心愈是薄弱,技能的程度就愈是虛弱;初級技能的敎授本當是進入團部一年內就應該上手的能力,二年或是三年以上就應該具備敎授中、高級進程並且協助訓練的能力,至於服務員所扮演的角色,則是深化這些技能以及帶領伙伴探索團隊精神背後的意義。

由於缺乏前例可循,我們的行義羅浮都不覺得目前的能力狀態有什麼不妥,也不太能夠感覺得到在服務員必須分身來執行訓練團社員的角色的狀態之下,其實對整個團有著很大的風險。



行義羅浮們會認為,這是服務員的責任和工作,卻沒想過為什麼這些事不是由自己來做?對自己應該負擔的責任和工作錯失了判斷,自然就不覺得自己的能力落差了多少。

或者應該說,行義羅浮們小看了自己。

簡單來說,入團一年至一年半以上的行義或羅浮,至少都應該具備訓練初級、中級進程的能力,如果這時候仍然處在「未通過」狀態,在服務員完全放手的狀態之下,在你之後入團的新成員,所獲得的訓練品質也會大打折扣。

通常研習營結束之後,對進程考驗的熱度下降,技能的訓練也陷入了停滯,沒有辦法把日常生活經營的如同研習營時來的精采而充實。

大家習慣「一次付清」,卻不喜歡「分期付款」。

在研習營裡一次付清的心態形成的只是曇花一現,能夠延續研習營的能量把訓練分期付款在之後的時間裡才是細水長流的方法。

每次、每天、每星期、每個月……累積下來的成果,絕對大於僅靠四天三夜硬撐出來的假象。



若是你能領悟到這個奧妙,又何必研習營時總是必須強忍著睡意,跟著看不透的人一窩蜂拼考驗?當芸芸眾生還為著進程考驗苦惱不已,平日已經累積修行成果的你若能在這時候吹著口哨穿著拖鞋悠哉洗澡去,那該是多麼快活和愜意?

兩天的技能競賽,我們可以對自己、小隊或是對整個團的訓練成果有很多很多可以檢討的地方,因為這並不是想像中的那場精采的比賽。

精采的比賽比的是「實力」,而非「運氣」。

想想兩天賽程裡的考驗項目,有多少的分數是來自於實力,有多少來自於運氣?

實力的比拼才會擦出火花,運氣的賭注只會製造笑料。



嚴格來說,在童軍銘言當中的「準備」標準之下,這個比賽在這個項目就幾乎全軍覆沒了。

很多的精神和感覺,是在比賽當中才開始慢慢出現,這些精神若是出現在比賽前,參加這場競賽的伙伴收穫的會比現在多出非常多。

再來一次,你和小隊會怎麼做準備?

童軍銘言、規律、諾言……,這些你我都能朗朗上口,若只是掛在嘴上不去實踐,就只不過是從你嘴裡吐出的口水和二氧化碳;像那被賦予意義的黃色手環一樣,傳遞到後來變成塞在書包、抽屜甚至不知道流落到哪裡的下場,當初希望透過手環「即時」傳達感謝、鼓勵與讚美的意義和機會就跟著這樣被埋藏,最後被遺忘。


要培養一個人正向思考的習慣並不容易,如果可以透過身邊伙伴的鼓勵和讚美,加上真誠的感謝,就會有很強大的效果,這需要時間一點一滴累積起來,這個文化也需要這樣慢慢被建立,正因為這樣的成效和習慣是逐漸累積而成,當面對逆境的衝擊,正向思考的能力也就顯的格外強大。

這個手環只是個普通手環,還是能夠變成因為能賦予人們正向思考而顯得無價的寶物,差別只在於我們用它來做了什麼。

不能把名詞和變成動詞,銘言、規律、諾言只是一段段毫無意義的文字,手環只是個塑膠製的普通手環,目標只是口號,承諾只是空頭支票,進程永遠是開始的那個進程,理想和夢想都只是嘴砲。

賦予這些名詞生命的,是我們的行動。

依照往例,技能競賽的最後一個項目是團隊接力,場邊加油的不乏喊的聲嘶力竭的伙伴………,這種支持的精神若能往前延伸到整個競賽裏,兩天的競賽下來,小隊間的情感不增溫都很難。

未能參與競賽的成員,是否也該思考,不能參加是不是就代表自己完全沒有可以做的事和盡到的責任?






一個小隊的完整性不會因為誰能參加或是誰不能參加一個活動而被分割,需不需要做些什麼也不是這樣可以被分割,就像信任倒的活動一樣,有勇氣站上台往後躺下的人也需要在台下那群願意伸出手來保護他安全的伙伴,並不會因為「我不是那個上台的人」而被分割成兩個部份。

會把一個團隊切割開來的不是事情,而是我們自己的心。

每年的這個時刻,都有一群成員懷抱著對未來滿滿的憧憬離開這裡,高中校園之外的生活讓你眼花撩亂,想要追求和擁有的忽然多了很多。

每個人就像是在雲端漂浮滑翔的風箏。

這些放出去的風箏去不是每一面都能收的回來,都多都是隨著風飄移到不知名的地方,在新的地方落地,在新的地方等待下一次的風起。

直到再也無法飛行,才開始一一從記憶裡翻找出曾經每一個起飛的地方,每一雙親自把自己推向天際的雙手。

無論如何,盡力保留住你心裡那片可能會愈來愈模糊的記憶和感覺,它不耀眼也不醒目,它曾經為你造夢,也等待你為其他人造夢。

 

參與這次技能競賽的羅浮與行義們,在幾經磨難之下,你們仍然勇敢面對這兩天的考驗,這樣的勇氣是動人的。

謝謝你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fscout1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