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每經過民權東路植物園一帶,都會經過一棟相當引人注意的建築物,許多婚紗業者也將這裡作為取景地點,這棟建築在民權東路尚未拓寬之前一直隱沒在荒煙漫草當中,直到近幾年拓寬植物園到蘭潭國中路段才重見天日。
這就是嘉義市票選歷史建築十景之一的-水源地的水錶室。
從外觀看起來實在很難讓人把它的建築用途聯想在一起,依據一旁新設置(剛設置不久…但卻已經出現破壞的痕跡)的解說板可以知道,這是一棟建於日治時期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的建築,距今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但這塊最近才剛設置完成的解書板卻還標示至少有85年的歷史,可見我們的文化單位是照抄幾年前的解說資料),原先的功用是紀錄淨水場每天的流量紀錄。因為不符合現在的需求,所以已經停用了20多年。
水錶室仿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建築的造型十分獨特,初次路過的民眾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不知情的人還會誤以為是有錢人家遺留下來的豪宅遺蹟。簡單的幾何組合,就整體外觀看來渾厚而有氣勢,經過歲月的洗禮更散發出讓人駐足欣賞的魅力,在一片蒼翠翁鬱的植物園當中,絲毫不會對這樣的一棟建築產生突兀的感覺,反倒是緊鄰的大馬路上人來車往,減去了幾分讓人出發思古幽情的味道,鏽蝕斑駁的鐵門,佈滿青苔的地板,灰樸的牆面,滿地的落葉…,仍極力顯現出它的獨有韻味,和緊鄰的馬路兩相對照,形成一動一靜的有趣景象。
少有人知道,這棟歷史建築和日治時期展開的嘉義地區的水道工程有著密切的關係。
明治37年(1904年)嘉義地區發生大規模的地震,震災之後,嘉義廳才開始著手規劃嘉義市區的改善計畫。在日治初期,嘉義地區的衛生狀況可以從(近衛師團軍醫部 征臺衛生彙報)的調查當中記載「其街道狹隘,市街通路大小不定由一米乃至三米,路面以磚或石板共同敷設而成。…道路迂迴屈曲非常容易迷路。…水溝因迂迴彎曲同時坡度配置不當以致於排水不良,污水於各處渚溜。除此因溝渠排水不良亦造成許多污穢物於道路中堆積,實為不潔之地。」
當時的衛生工事顧問技師-巴爾登(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也曾經在他的(臺南、嘉義、鳳山三縣下并澎湖島衛生工事調查覆命)報告當中嘉義地區的排水系統設計不良,導致污水和穢水填塞在水溝當中,一旦大雨來臨水位暴漲又使得溝渠溢流,導致瘧疾(當時稱為麻剌利亞)發生時情況都相當嚴重。
於是在當時巴爾登甚至建議台灣總督府將嘉義遷移到鹽水溪旁以方便衛生工程建設。不過因為遷城之議牽涉範圍太廣,短期內並不容易達成。所以巴爾登在報告書當中提出嘉義衛生水道工程的暫時改良意見。然而有關巴爾登建議的市街清潔與衛生工程的改良意見並沒有受到台灣總督府的採納。(明治33年曾有市民加土蜂吉等人發起籌建,總預算金額一萬八千四百餘圓的私設水道計劃)直到明治37年和明治39年的嘉義大地震,才使得原本未受重視的嘉義衛生工程建設得以逐步實施,當時是由巴爾登的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將衛生工程觀念帶入嘉義的市區計劃當中。
明治39年11月,帝國大學教授中島銳志博士進行水道水源實地視察,中島教授在嘉義公園內一帶的溪流以及八掌溪、牛稠溪等地勘察後,提出三個評估方案:
第一案嘉義公園一帶水源計劃:擬由距嘉義街東方約一里處的山仔頂庄一帶溪流為取水源,並且在溪中設立堰堤貯留水源,並且加以過濾後給水,此方案距離最短,耗費金額較少,但水量不足,水質不佳。
第二案擬利用八掌溪中自然形成的岩石深淵為水源取水地,將水源導入舊紙廠之後,經過濾後用鐵管水道將水送到市街,但此方案所面臨問題和第一案相類似。
第三案則取用牛稠溪一帶水源,距離最遠,所需工程費用也最高,但是水質和水量都優於前面兩個方案。
在評估中島博士提出的三個方案之後,最後選擇以牛稠溪為水道水源,同時計劃在嘉義街東方四里半樟樹坪庄得牛稠溪上設置堰堤,採以鋪設鐵管,引水自然下流的方法,導入淨水廠後供給市街飲用水。這個嘉義水道工程計畫在明治44年(1911年)編列596650圓的預算,其中國庫補助369591圓,其餘227059圓則由地方支付;初期預定給水人口為三萬人,實測工作和設計工作都在年7月開始展開,12月完成嘉義水道的初步規劃和設計工作。
嘉義水道計畫給水面積三十五萬坪,供水人口三萬人,每人每日給水平均為三立方公尺,夏季4.5立方公尺;採用慢速過濾法進行沉澱過濾。在牛稠溪上設置混凝土溜水井採水,引入內徑21公尺,深9公尺的取水井當中集中,再經由兩條12吋的導水鐵管,以自然下流的方式導入嘉義公園東方的水源地內(這就是近自來水廠一帶稱之為水源地的由來),再經由內徑15公尺、深19公尺的分水井送入內徑125公尺,深13尺的圓型沉澱池當中,沉澱之後再經過沉澱井送入三座長100尺,寬75尺,深9尺的方形混凝土過濾池當中,再依序倒入三組淨水井,然後送達淨水池。淨水之後經過配水池自然流下以14吋鐵管導入嘉義公園西邊新設鐵管線,進入內地人共同墓地附近丘陵地的量水器室(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水錶室),再由這裡設置的送水幹線將水送到嘉義市區。
量水器室14吋的鐵管到市區會逐漸縮減為12、8、6吋,供應用水戶以及消防栓用水。整個水道工程從明治44年(1911年)7月展開,直到大正3年(1914)3月全部完工。
嘉義的水道工程曾因為明治42年(1909)年因為行政區域的擴編而使的嘉義市成為行政中樞,市街隨之繁榮,人口也相對增加。同時阿里山森林事業以及現代化糖廠陸續生產經營,從明治45年(1912年)開始到大正2年(1913年)進行的第二期市街改善計畫將市街區域擴張到嘉義車站以及阿里山鐵道之間的新市街,飲水需求增加,昭和6年(1931年)時,展開擴張工程建設,水道給水人扣由原先三萬人增加到五萬人,總工程經費四十二萬一千四百六十一圓九十一錢;昭和8年(1933年)3月完工;同時增加觸口和番路二處的取水口。
嘉義地區的水道供水類型是以地表水和伏流水為水源,把原水送到淨水設施之後,以自然流下方式送到配水設施,配水設施為淨水池再進入市街,嘉義、新竹、大甲、彰化…等地的供水類型都屬於這一類。所以這一類的供水過程中不會有唧筒室、配水塔等設施。
水道工程進行當時,除了水源地內的淨水設施之外,另外設置了一處測量每日給水量的「量水器室」,大正7年(1918年)的(台灣水道誌)當中有以下記載:「配水由淨水池自然流下,以十四吋鐵管導至嘉義公園西邊連接新設鐵管至北門,在內地人共同墓地附近之丘陵地設置量水器室…」,當時興建濾過井及淨水井和量水器室共花費3690圓,由此可知量水器室最遲在水道工程完工時(1914年3月)就已經完工。
量水器室的建築構造為單層鐵筋混凝土造,內外牆裝修以灰泥粉刷為主,內部設置量水器(Water Meter),使用的機械形式為「乾式複匣翼車型量水器」(Inferential Meter),是由英國Georage Keent公司製造。
當時配水池管線將水送到量水室之後,由兩支口徑分別為350㎜、300㎜的鐵管分別連接到兩組量水器,其原理是利用水流量推動量水器的葉片,已達到測量管中水量的目的。萬一有一組量水器故障,還有另外一組可供因應,這就是設置兩組兩水器的原因。它的機械操作形式是屬於發條式的,一個星期必須上一次發條,上面有紀錄紙捲,一捲紀錄紙可紀錄一個星期的水量。
民國34年(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原本由嘉義市役所經營的嘉義上水道事業,由嘉義縣政府成立嘉義自來水管理處接手管理經營。但是戰後初期自來水供應因為地方政府經費不足以及自來水設施老舊,臺灣省政府在民國43年(1954年)通過臺灣省區域給水制度試行辦法,將各地方小型自來水廠合併為區域型的自來水廠(朴子水廠除外),初期指定嘉義和屏東兩縣為試行地區,同年合併嘉義縣內除朴子水廠之外的小型自來水廠,成立嘉義自來水廠,改稱嘉義水道為嘉義市第一水源,同時將量水器室改稱「水錶室」。
鐵筋水泥建築是在1930年代以後才開始逐漸出現在臺灣地區,在這之前對於鐵筋的耐久性以及混凝土的中性化,兩者之間的物理、化學定論還不到成熟階段。以嘉義水道工程施行的年代來說,整體採用鐵筋混凝土建築的建築物並不多見,當時其他各地的水道設施量水器室多是採局部鐵筋混凝土構造配合磚構方式設計,嘉義的整體鐵筋混凝土構造量水室在當時來說是相當少見的,有此可知其重要性。
嘉義量水室(水源地水錶室)外觀呈現正方形的平面配置四個角落凸柱,立面上以臺基、牆身、山牆做三段分割,整體裝飾重點就在正面的立面牆身。弧型拱圈漸層搭配柱頭收邊強調入口的重要性。裝飾上沒有西方古典繁複的裝飾
,而是以簡單的幾何線條帶過。兩翼凸柱頂的裝飾以及山牆側邊同樣是以簡單的方形、圓形幾何構形搭配,牆體則以細膩的水泥粉刷做假石飾面。
原先只是好奇這棟隱身在荒煙漫草當中的奇特建築,找尋相關史料才發現了這段有趣的歷史,這讓人對於這棟歷史建築更加深了對它的情感,當前水錶室所處的環境以及長時間缺乏維護與保養,使得水錶室的保存狀況並不理想,建築內部損壞情形也頗令人憂心,雖然相關單位已經做出保存以及再利用的調查評估,但目前除了設立解說牌之外,似乎並沒有更進一部的積極動作。
當所謂的歷史成為記憶中的一部份,似乎也更能感受到這棟歷史建築被孤立在這裡的孤單與寂寞…。
這就是嘉義市票選歷史建築十景之一的-水源地的水錶室。
從外觀看起來實在很難讓人把它的建築用途聯想在一起,依據一旁新設置(剛設置不久…但卻已經出現破壞的痕跡)的解說板可以知道,這是一棟建於日治時期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的建築,距今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但這塊最近才剛設置完成的解書板卻還標示至少有85年的歷史,可見我們的文化單位是照抄幾年前的解說資料),原先的功用是紀錄淨水場每天的流量紀錄。因為不符合現在的需求,所以已經停用了20多年。
水錶室仿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建築的造型十分獨特,初次路過的民眾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不知情的人還會誤以為是有錢人家遺留下來的豪宅遺蹟。簡單的幾何組合,就整體外觀看來渾厚而有氣勢,經過歲月的洗禮更散發出讓人駐足欣賞的魅力,在一片蒼翠翁鬱的植物園當中,絲毫不會對這樣的一棟建築產生突兀的感覺,反倒是緊鄰的大馬路上人來車往,減去了幾分讓人出發思古幽情的味道,鏽蝕斑駁的鐵門,佈滿青苔的地板,灰樸的牆面,滿地的落葉…,仍極力顯現出它的獨有韻味,和緊鄰的馬路兩相對照,形成一動一靜的有趣景象。
少有人知道,這棟歷史建築和日治時期展開的嘉義地區的水道工程有著密切的關係。
明治37年(1904年)嘉義地區發生大規模的地震,震災之後,嘉義廳才開始著手規劃嘉義市區的改善計畫。在日治初期,嘉義地區的衛生狀況可以從(近衛師團軍醫部 征臺衛生彙報)的調查當中記載「其街道狹隘,市街通路大小不定由一米乃至三米,路面以磚或石板共同敷設而成。…道路迂迴屈曲非常容易迷路。…水溝因迂迴彎曲同時坡度配置不當以致於排水不良,污水於各處渚溜。除此因溝渠排水不良亦造成許多污穢物於道路中堆積,實為不潔之地。」
當時的衛生工事顧問技師-巴爾登(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也曾經在他的(臺南、嘉義、鳳山三縣下并澎湖島衛生工事調查覆命)報告當中嘉義地區的排水系統設計不良,導致污水和穢水填塞在水溝當中,一旦大雨來臨水位暴漲又使得溝渠溢流,導致瘧疾(當時稱為麻剌利亞)發生時情況都相當嚴重。
於是在當時巴爾登甚至建議台灣總督府將嘉義遷移到鹽水溪旁以方便衛生工程建設。不過因為遷城之議牽涉範圍太廣,短期內並不容易達成。所以巴爾登在報告書當中提出嘉義衛生水道工程的暫時改良意見。然而有關巴爾登建議的市街清潔與衛生工程的改良意見並沒有受到台灣總督府的採納。(明治33年曾有市民加土蜂吉等人發起籌建,總預算金額一萬八千四百餘圓的私設水道計劃)直到明治37年和明治39年的嘉義大地震,才使得原本未受重視的嘉義衛生工程建設得以逐步實施,當時是由巴爾登的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將衛生工程觀念帶入嘉義的市區計劃當中。
明治39年11月,帝國大學教授中島銳志博士進行水道水源實地視察,中島教授在嘉義公園內一帶的溪流以及八掌溪、牛稠溪等地勘察後,提出三個評估方案:
第一案嘉義公園一帶水源計劃:擬由距嘉義街東方約一里處的山仔頂庄一帶溪流為取水源,並且在溪中設立堰堤貯留水源,並且加以過濾後給水,此方案距離最短,耗費金額較少,但水量不足,水質不佳。
第二案擬利用八掌溪中自然形成的岩石深淵為水源取水地,將水源導入舊紙廠之後,經過濾後用鐵管水道將水送到市街,但此方案所面臨問題和第一案相類似。
第三案則取用牛稠溪一帶水源,距離最遠,所需工程費用也最高,但是水質和水量都優於前面兩個方案。
在評估中島博士提出的三個方案之後,最後選擇以牛稠溪為水道水源,同時計劃在嘉義街東方四里半樟樹坪庄得牛稠溪上設置堰堤,採以鋪設鐵管,引水自然下流的方法,導入淨水廠後供給市街飲用水。這個嘉義水道工程計畫在明治44年(1911年)編列596650圓的預算,其中國庫補助369591圓,其餘227059圓則由地方支付;初期預定給水人口為三萬人,實測工作和設計工作都在年7月開始展開,12月完成嘉義水道的初步規劃和設計工作。
嘉義水道計畫給水面積三十五萬坪,供水人口三萬人,每人每日給水平均為三立方公尺,夏季4.5立方公尺;採用慢速過濾法進行沉澱過濾。在牛稠溪上設置混凝土溜水井採水,引入內徑21公尺,深9公尺的取水井當中集中,再經由兩條12吋的導水鐵管,以自然下流的方式導入嘉義公園東方的水源地內(這就是近自來水廠一帶稱之為水源地的由來),再經由內徑15公尺、深19公尺的分水井送入內徑125公尺,深13尺的圓型沉澱池當中,沉澱之後再經過沉澱井送入三座長100尺,寬75尺,深9尺的方形混凝土過濾池當中,再依序倒入三組淨水井,然後送達淨水池。淨水之後經過配水池自然流下以14吋鐵管導入嘉義公園西邊新設鐵管線,進入內地人共同墓地附近丘陵地的量水器室(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水錶室),再由這裡設置的送水幹線將水送到嘉義市區。
量水器室14吋的鐵管到市區會逐漸縮減為12、8、6吋,供應用水戶以及消防栓用水。整個水道工程從明治44年(1911年)7月展開,直到大正3年(1914)3月全部完工。
嘉義的水道工程曾因為明治42年(1909)年因為行政區域的擴編而使的嘉義市成為行政中樞,市街隨之繁榮,人口也相對增加。同時阿里山森林事業以及現代化糖廠陸續生產經營,從明治45年(1912年)開始到大正2年(1913年)進行的第二期市街改善計畫將市街區域擴張到嘉義車站以及阿里山鐵道之間的新市街,飲水需求增加,昭和6年(1931年)時,展開擴張工程建設,水道給水人扣由原先三萬人增加到五萬人,總工程經費四十二萬一千四百六十一圓九十一錢;昭和8年(1933年)3月完工;同時增加觸口和番路二處的取水口。
嘉義地區的水道供水類型是以地表水和伏流水為水源,把原水送到淨水設施之後,以自然流下方式送到配水設施,配水設施為淨水池再進入市街,嘉義、新竹、大甲、彰化…等地的供水類型都屬於這一類。所以這一類的供水過程中不會有唧筒室、配水塔等設施。
水道工程進行當時,除了水源地內的淨水設施之外,另外設置了一處測量每日給水量的「量水器室」,大正7年(1918年)的(台灣水道誌)當中有以下記載:「配水由淨水池自然流下,以十四吋鐵管導至嘉義公園西邊連接新設鐵管至北門,在內地人共同墓地附近之丘陵地設置量水器室…」,當時興建濾過井及淨水井和量水器室共花費3690圓,由此可知量水器室最遲在水道工程完工時(1914年3月)就已經完工。
量水器室的建築構造為單層鐵筋混凝土造,內外牆裝修以灰泥粉刷為主,內部設置量水器(Water Meter),使用的機械形式為「乾式複匣翼車型量水器」(Inferential Meter),是由英國Georage Keent公司製造。
當時配水池管線將水送到量水室之後,由兩支口徑分別為350㎜、300㎜的鐵管分別連接到兩組量水器,其原理是利用水流量推動量水器的葉片,已達到測量管中水量的目的。萬一有一組量水器故障,還有另外一組可供因應,這就是設置兩組兩水器的原因。它的機械操作形式是屬於發條式的,一個星期必須上一次發條,上面有紀錄紙捲,一捲紀錄紙可紀錄一個星期的水量。
民國34年(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原本由嘉義市役所經營的嘉義上水道事業,由嘉義縣政府成立嘉義自來水管理處接手管理經營。但是戰後初期自來水供應因為地方政府經費不足以及自來水設施老舊,臺灣省政府在民國43年(1954年)通過臺灣省區域給水制度試行辦法,將各地方小型自來水廠合併為區域型的自來水廠(朴子水廠除外),初期指定嘉義和屏東兩縣為試行地區,同年合併嘉義縣內除朴子水廠之外的小型自來水廠,成立嘉義自來水廠,改稱嘉義水道為嘉義市第一水源,同時將量水器室改稱「水錶室」。
鐵筋水泥建築是在1930年代以後才開始逐漸出現在臺灣地區,在這之前對於鐵筋的耐久性以及混凝土的中性化,兩者之間的物理、化學定論還不到成熟階段。以嘉義水道工程施行的年代來說,整體採用鐵筋混凝土建築的建築物並不多見,當時其他各地的水道設施量水器室多是採局部鐵筋混凝土構造配合磚構方式設計,嘉義的整體鐵筋混凝土構造量水室在當時來說是相當少見的,有此可知其重要性。
嘉義量水室(水源地水錶室)外觀呈現正方形的平面配置四個角落凸柱,立面上以臺基、牆身、山牆做三段分割,整體裝飾重點就在正面的立面牆身。弧型拱圈漸層搭配柱頭收邊強調入口的重要性。裝飾上沒有西方古典繁複的裝飾
,而是以簡單的幾何線條帶過。兩翼凸柱頂的裝飾以及山牆側邊同樣是以簡單的方形、圓形幾何構形搭配,牆體則以細膩的水泥粉刷做假石飾面。
原先只是好奇這棟隱身在荒煙漫草當中的奇特建築,找尋相關史料才發現了這段有趣的歷史,這讓人對於這棟歷史建築更加深了對它的情感,當前水錶室所處的環境以及長時間缺乏維護與保養,使得水錶室的保存狀況並不理想,建築內部損壞情形也頗令人憂心,雖然相關單位已經做出保存以及再利用的調查評估,但目前除了設立解說牌之外,似乎並沒有更進一部的積極動作。
當所謂的歷史成為記憶中的一部份,似乎也更能感受到這棟歷史建築被孤立在這裡的孤單與寂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