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十點三十分,我的晚餐,便利商店的微波炒麵。
幾乎和昨晚同一個時間結束行程,晚間八點三十分,拍攝完三十個祝福的最後一個鏡頭。
下午到訪的時候,雖然已經請小朋友的爸爸轉告,小朋友的媽媽還是被我們突然的造訪嚇了一跳,尤其是知道要拍攝影片,而且是當場就要拍攝的時候。
雖然導師已經請小朋友轉告家長我們近期的訪視計畫,但是唯獨遺漏了影片拍攝這件事,媽媽認為學校沒有盡到告知的責任。
這是我們的疏忽。
媽媽拒絕影片拍攝。
上午先是完成前一次到訪沒能遇上的小朋友家長,結果還是差不多,小朋友家裡空無一人,透過電話的聯繫,總算完成這幾位家長的訪談時間預訂,時間都集中在下午下班時間以後。
陸續完成六個村落的行程之後,我們在中午出發到最後一個村落,村莊兩旁的門牌序號看來很有規律,到了我們要找的號碼時跳號的噩夢又出現了。
我千不該萬不該在一開始就說:「這裡應該比較容易找到了。」
問正在聊天的阿伯這個地址在哪裡,他指了一個方向告訴我們。
號碼是對了,但是在家裡的這位媽媽沒有辦法和我們溝通語言,我們只好折回剛才問路的阿伯那邊想要知道這戶人家還能找到什麼人。
還沒進門,遠遠就聽到阿伯激動幹譙:「×××,攏跟伊講是在那裡了,還找不到!!」意思就是說,那裏就那麼一戶人家,我們竟然還找不到。
我只好尷尬的說:「有找到啦,只是想問說這戶人家還有誰。」
換阿伯尷尬了。
阿伯其實也不知道,因為他和那裡也不熟…,接著我們又問了住在隔壁的鄰居,那位阿嬤指的卻是另外一戶人家,結果阿嬤說的才是我們真正要找的小朋友家。
這位小朋友的阿公一臉懷疑上下打量著我們兩個人,說想拍什麼影片就免了。
「那小朋友的媽媽呢?」
「不在了!!」
「爸爸呢?什麼時候會回來?」
「嘸哉!!」
接著倒頭就睡,不再理睬。
轉進巷子找另外兩戶人家,問到巷子裡的雜貨店阿公,馬上就告訴我們該往哪裡「鑽」,所以很快就找到了。
一看見這個阿公也是在睡覺,馬上就讓我想到剛才那個火爆阿公。
想不到這個阿公脾氣好的出奇,知道是要幫孫子拍影片,二話不說一口答應。
下一戶的阿嬤一直覺得學校不可能請我們來做這種事,也無法理解現在學生畢業怎麼會這麼複雜?爸爸說的更直接:「怎麼會做這麼沒創意的事?」
但是他願意轉告下午下班回家的小朋友媽媽,看她願不願意接受拍攝,要我們兩個小時後再來一趟。
兩個小時後,就是媽媽拒絕拍攝的事件發生。
在這個幾乎以為就要完成全部拍攝的最後一個村落,遇上很大的問題和很大的挫折感。
我很擔心那1/30的缺憾,也開始作最壞的打算。
轉出巷子的時候,正好遇上那位「嘸哉」什麼時候回來的小朋友爸爸。
他說他趕時間要出門,然後要我們找阿嬤。
這下囧了,剛剛那個火爆阿公還在屋子裡,看見我們找阿嬤會不會發飆?
幸好阿嬤自己走出門來問了原因,也答應由她來拍攝給孫子的影片。
我們在下午再度造訪其他人家的時候,也是在轉出巷子口時,看見那阿公已經坐在屋子外。
我對著他揮手點頭,他也對我們點頭揮手,外加一個帶點歉意的微笑。
回到學校 和 老師報告了拍攝的狀況,同時拍攝了班導師的影片部分…,就在我們試了另外兩位老師,都被婉拒之後,另一位邀請我們進辦公室坐的老師答應接受拍攝。
而她正好就是這個畢業班一、二年級時的班導師-小玲老師。
「要在哪裡拍好?」
「嗯…老師想在哪裡拍都可以。」
「那……。」
「不如到他們一年級時的教室吧?」我 和小玲 老師幾乎同時脫口說出。
很有象徵意義的一個地方。
完成拍攝之後,小玲老師主動請另外一位老師的協助,想幫我們連絡上已經調離到另一所小學的老師,這位老師是他們三年級的班導師,如果加上這位老師,那麼我們就能完整拍攝到這群小朋友的三位班導師。
答案讓我們感到有些意外。
「不方便。」
下午四點半,我們趕到烏樹林和另一位約好的家長見面,也順利完成拍攝。
算一算今晚如果能夠完成和另外三位約好的家長拍攝作業,整個進度也就接近完成了。
回嘉義的路上,已經開始飄起小雨滴。
用僅有的半小時跑了蘭潭。
晚上六點半,再度回到菁寮國小,準備完成今晚預定的進度。
在學校拍完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以後,我打算發簡訊給拒絕拍攝影片的媽媽,主要還是希望能對造成她的困擾這件事表達歉意,更希望她能改變心意,協助我們完成整段影片的拍攝。
簡訊還沒發出去,翁校長就看見我們,然後問我們吃過晚餐沒?
我們和他提起目前的狀況。
「沒關係,我來打電話。」說完,校長馬上轉身進到辦公室。
多虧校長的居中協調,讓這位媽媽同意接受拍攝。
校長邀我們在校長室泡茶,等待著接下來的拍攝時間,順便用餅乾暫時讓我和偉平墊墊肚子,接著還跑到辦公室冰箱幫我們找來了兩顆大泡芙。
這時候另一位約好在家門前拍攝的家長竟然自己提前跑到學校來,說想想還是自己過來比較恰當,等會馬上還要載孩子補習去。
拍完的時候,他連說了好幾聲的謝謝。
八點二十分,比約好的時間提前十分鐘到達媽媽家門前。
心情很忐忑。
「中午真的很抱歉……。」
「不不不…,是我們的疏忽,我們才要道歉…。」
事情發展的出乎意料。
影片很順利地完成拍攝。
整個事件的發生,主要原因是我們對事前告知以及告知的內容這件事情顯的太過疏忽大意,才會引起小朋友媽媽的強烈反應,我在下午回嘉義的路上反覆思考,就我們的立場是太過於自信家長能夠「理解」我們沒有清楚告知拍攝影片這件事,是基於想要給小朋友驚喜的考量設計。
義務為孩子做這件事看起來很了不起,也很高尚,但不能無限上綱到忽略孩子家長的感受。
這是很寶貴的一個經驗。
也很高興這個事件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也許是經過一個下午的沉澱,也可能是因為校長為我們的費心解釋,拍攝結束後和媽媽聊了一些話,她是真的能夠理解和諒解了,也能夠釋懷,有別於初見面時一口回絕的冷酷剛強,透過觀景窗看見正對著鏡頭說出對孩子期許的媽媽,是溫柔而慈愛的。
三十個小朋友,有了三十個來自於家人的祝福。
在我們一心想要為這群素昧平生的小朋友蒐集這三十多個加油聲過程裡,我們自己也被鼓舞了,當下被拒絕的感覺很挫折,卻可以讓我從這之後反思做事的方式和思考的角度,更讓我佩服長時間投入志願服務工作的義務或是志願服務者,可以在不斷遭遇的挫折裡堅持為人群服務的理念。
同樣的,我會更懷抱感恩的心情,去面對未來不求一己之私為我而服務的人。
兩天的時間走訪了三十個不同的家庭,經歷了三十個不同的發現過程,我很慶幸那時的決定,那種感覺幾乎就是當初決定展開鐵路踏查到完成之後,那種「幸好我真的去做了」的充實感。
接下來,就是要把這好不容易蒐集的素材,調理成讓小朋友們一輩子難忘的記憶。
他們會一直記得,這一年的夏天,以及那三十多個為他們加油和鼓勵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