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知道茶會組已經事先準備好薑茶,但是在雙手捧過暖燙的紙杯時,心裡也跟著溫暖了起來。

我們就從一杯團慶晚會的薑茶,談談我們的團慶。

一杯薑茶當然沒什麼了不起,了不起的是它出現的時機和動機,那天晚上喝下薑茶的伙伴,應該也很能夠體會這杯薑茶如果出現在別的時候會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同樣可以暖和身體,卻不一定能夠暖到心裡。

如果按照去年或是往年的流程按表操課,今年當然不會在晚會時候出現這杯薑茶,但如果你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能夠著眼於「服務」的觀點,這杯薑茶的出現也就不是那麼讓人意外了。

今年的團慶比預定日期順延一個月的時間,可是我們並不是將一個月前的流程原封不動挪到一個月後的今天,當時就有伙伴考量到「氣候變化」的因素,從團慶前一星期注意團慶當天的天氣預報,團慶前的幾次寒流也評估著溫度的變化,勘查晚會會場時,也留意了同樣時段的現場狀態,於是在團慶前三天,決定請茶會組準備薑茶,在晚會時提供給在場的伙伴。

因為真的有人在團慶前來臨的一波寒流裡,選擇晚會預定舉行的時間站在晚會會場體驗那種感受。

這是關於這杯薑茶背後的故事。

這當然不是什麼感人肺腑的故事情節,而是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反思,在團慶準備乃至於舉辦到結束的過程當中,有哪些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探究背後的動機和道理的,每年投注這麼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怎麼都只是用一個檢討會來畫下句點?

在每年看似相同的流程當中,我們試圖去找出可以讓參加的伙伴感覺更「貼心」的切入點,從最早期的提供交通轉乘的詳細資訊,到晚會前排遣無聊的手工藝教學、影片欣賞,到提供參觀路線的詳細導覽資料、提供晚會會場的茶水,以及今年考量報到時間的提前到晚會結束這段時間伙伴的用餐,決定在報到時提供波蘿麵包和飲料,還有寒冷夜晚即時送上的熱薑茶。

這些與「人」有關的枝微末節,很容易在晚會節目求新求變又求炫的強大光環之下被掩蓋,卻是對我們極其重要的課題,能夠從站在我們所服務對象所設計出來活動,才能切合所需,也才真的能夠從這些過程當中得到寶貴的經驗。

但是這和商業性質的服務並不相同,應該堅持的理念和價值觀點,不應該盲目跟隨被扭曲的價值觀而改變,否則這和童軍之外的類似活動並無差異。

雖然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也很容易被忽略,卻不代表我們應該捨棄這些檢討和改變,除非你在舉辦一個團慶或是其他活動的時候,抱持的態度是「把事情做完」,而非「把事情做好」;這兩種態度至少有其中一種會跟著你從懂事到躺進墳墓,卻可以對你在這段人生過程當中產生絕大的影響。

我們當也能夠把所有的力氣全花在最受矚目的晚會裡,卻不能否認紅花還需要綠葉襯托的道理,甚至也可以從頭到尾來場火棍火球外加勁歌熱舞的狂野激情,卻無法從這當中找尋到觸動心靈深處的感動。

 

而,童軍精神何在? 


 

綠葉的襯托很重要,它能為紅花加分,綠葉的灌溉很重要,它能讓整朵花更突顯出品種的性情。

今年的點火方式煞費苦心,也有行義伙伴目睹中間的測試過程,但是在你注意到「方法新奇」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我們是如何串聯起整個過程?

用什麼方式去鋪陳點火這道過程,而非突兀的出現。

試著回想點火前的那段影片,到昭繻的「快樂天堂」,然後她親手懸掛的螢光手環冉冉滑行到半空,點燃懸吊在半空中的火球,然後旋轉而下,點燃營火。

這是一連串的鋪陳,而非各自獨立且不相關的演出。

甚至昭繻在練唱開場這首「快樂天堂」的時候,我們提出的具體要求是「用說故事的感覺詮釋這首歌曲,因為我們把整晚會當成一個故事在演出,所以這首歌要表達的是故事的開始」。

許多第一次看見開場互動影片當中,阿水和影片當中「自己」對話的效果感到新奇有趣,這當然不是真的如我們所言:「因為不小心連線,和二十年前的自己對話。」卻已經預告了晚會最後的那段伏筆。 

 

不論是測試點火或是影片的時候,總能聽見行義伙伴發出「好酷喔」之類的讚嘆聲,我承認我們有偷笑,也可能有內傷,可是我希望的是,行義伙伴能夠去思考「我要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些事」和「我要怎麼樣才能有這樣的能力」的反思,然後下苦心去追求和探索這樣的能力,而不是習慣於「羨慕別人」,卻不去砥礪自己。

我想那大概就和小時候看著仰慕的歌星在台上載歌載舞,從而立志成為一個實力歌手,訂下目標後一步一腳印地朝向目標挺進,最後達成心願的人和始終做著白日夢,夢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功登台揚名立萬卻一事無成的人之間的差別。

很芭樂的推論。

但是,提出這兩個例子並非是要說這些點子有多炫,或是技巧有多高超。

有一年我參與羅浮考驗的考驗委員服務,負責急救部分的技能考驗,主考項目當中的CPR自然早早就被準備闖關的羅浮有了防備,基本流程當中的ABCs或是更新後的302按摩吹氣比例刷掉了存心打混的羅浮,實做過程當中動作足以謀害人命的又刷掉了幾個,後來我發現有些羅浮流程雖然正確,但動作卻不「確實」,於是我偷偷在安妮口中放入10元硬幣,然後仔細觀察他們口中的「清除口中異物」是否確實,結果十之八九都沒發現硬幣的存在,接下來吹氣的步驟可想而知,吹到臉紅脖子粗卻還是沒見到安妮的胸部有絲毫動靜,只好尷尬地對我猛笑。

我只是要求他們「從頭到尾再確實做一次」。

當然,有些是因為「確實」才發現硬幣的存在,也有些是不小心看見的。

心裡暗幹的人一定有,只是每個人都能夠保持「謝謝團長用心良苦」的好修養,微笑離開。

當不確實的習慣養成,是很難回到確實這個態度的。

但是當這個不確實的養成會危害到一條性命的時候,你還能不能「從頭到尾再做一次」?

但是我要說的重點是接下來的事。

幾個歷經折磨的羅浮終於到了面對最後一個問題的時候。

前一天的專長展示我特別一一前去旁聽,其中之一的目的是為了今天的急救考驗,當中有人會做不織布娃娃,有人興趣是參加啦啦隊,有人會美工(這個不少),更有人的專長展示是火棍和火球(不過我覺得這不算厲害,最厲害的是我們團還出現過五月天歌迷這項專長的羅浮,不過誰說歌迷這項「專長」將來不會演變成經紀人或是狗仔隊這些「專職」?)

 

我的問題:「如果你要去推展”CPR教學這門課程,你要如何和你的專長展示項目做結合?」

 

結果幾乎個個傻眼,或者乾脆答非所問。

但是,急救考驗這件事難道不包含「教學」這個部分嗎?如果你的技巧夠純熟,卻能夠教會更多和你一樣厲害的人,豈不更好?

在今天的社會裡,具備「異業結合」的整合能力難道不是我們可以做的訓練之一嗎?

童軍訓練如果能夠提供社會「切合實際需求」以及「具有實戰用途」的經驗能力,會像今天一樣不被重視嗎?

回到團慶晚會這件事。

互動影片的靈感來源自於「大衛白爛魔術秀」以及「海角七號」的結合,電子點火的設計則是「電子點火」加上「民俗童玩」的結合,昭繻的開場演唱則是來自於「火焰之舞」和電影「小仙女」的組合,節目當中的「童軍蘿蔔蹲」則是結合了「蘿蔔蹲」以及「童軍歷史人物」,運用這些元素,組合出我們在宣傳DM上所標榜的「二十年傳統,全新感受」。

這是不是和我們常常玩的「技能遊戲」很類似?

將常見的團康遊戲和童軍技能訓練和驗收做結合,在玩的過程當中學習和考驗,這樣的訓練當然是「整合能力」的入門,進階的技術就是在於你能不能活用這個能力到日常生活當中。 

 

如果不具備整合能力,今天不會有「萬用刀(瑞士刀)」這項知名產品,7-11不會因為涵蓋這麼多過去被認為不可能的服務項目而成功,今天也不會出現集列印、影印、傳真等功能於一身的事務機和具備攝影、電話甚至是上網功能的手機……,具備將原有元素組合,並且成為一種新產品或是新興行業的能力,難道不是一項帶的走有具備實用價值的能力。

如果再更深入一些,體驗活動當中所進行的討論和反思,也是整合能力訓練的範疇之一。

那些我們在看似遊戲活動當中所體驗到的互動經驗,是可以透過這樣的能力獲得有效應用的。

今年取消了「拜火」這個項目。

因為那本來就是個可有可無的程序,卻被誤會成「標準流程之一」。

團慶過後去參加友團團慶,同時參加另一團團慶阿水來電:「我這裡拜火已經拜了二十分鐘。」

童軍的晚會一直被戲稱為「拜火教的儀式」,並非全然沒有道理,從開場的點火、拜火到還算含蓄的香舞,以及後來如野火燎原般蔓延開來的火球、火棍,如果再加上一些兼具聲光、震撼效果的演出,其中更不乏幾近自虐方式的玩火表演,試問如果你是童軍的家長,做何感想?

有幾個家長有勇氣把孩子送進馬戲團?

火球、火棍本身並不是癥結點,甚至可以視為表演藝術的一種,問題是在於表演者本身的心態和角色,在心態上是否將自己和觀眾置於不安全的環境裡,是否顧及到一般民眾的觀感,角色的問題則是在於,是否明白這些表演並非童軍的全部,甚至只是童軍活動當中的一個晚會,一場不到10分鐘的演出,如果因此而捨棄童軍的大部分訓練,那麼又何必參加童軍活動?

或者,能夠上台表演這些技巧的晚會,才是你所認為的「童軍活動」?

有些關於童軍活動裡「儀式」的部份,是應該要去探索它本來的面貌的。

最早的營火,哪有我們今天講的這麼複雜。

偏偏「簡單」本身就是一件「複雜」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fscout1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