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再把昨天的情況想了一下,我想如果吊桶結多加一道程序是可以更好用的。


昨天下午進行一場吊桶結應用的競賽,整個過程有很多事情可以想,可以反思。


技巧熟練度自然是其中之一,出人意料的是本來的吊桶結其不難,真的把小隊伙伴給難倒的反而是大部分都已經完成驗收的「稱人結」和「接繩結」。

稱人結我們向來習慣繞到腰上來打,不過只要狀況一轉換,改成必須在手上打就是一片手忙腳亂了,接繩結也是一樣的道理,不過昨天小藍第一時間就把接繩結給用上,而且是正確的。


面對類似繩結應用的狀況,通常會有兩種情形發生,一種是記得打法,卻不知道怎麼應用到眼前的狀況裡,另一種就是根本已經忘記。


面對第二種,基本打法練習再練習是進階到應用的不二法門。


至於第一種記得基本打法卻不知如何應用,這一點我們除了從實際生活當中去尋求機會再來就是從設計的活動去學習。


基本的打法只是教你繩結長的什麼樣子,以及如何打出這個繩結,至於可以應用的範圍,我通常聽過就忘的差不多了,有時同一種狀況要用上好幾個繩結,昨天的吊桶結就是一個例子。









9
月份團集會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活動設計,10種繩結應用的狀況大家都應付的很勉強。


活動結束之後,大概也就忘記有過這麼一回事了,畢竟這不過只是個遊戲。


但是這些繩結技能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時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當我還是個行義童軍的時候,學長曾對我們說了個發生在加拿大
Niagara故事:


冬天的某個早晨,一對夫婦帶著十七歲的孩子,三個人一起走過瀑布底下結冰所形成的橋樑打算到對岸去,突然冰塊裂開,那對夫婦同在一塊浮冰上,而他們的孩子在另一塊,裂開的浮冰開始緩緩往下游漂流,隨著周圍浮冰的減少和水流的改變,他們三個人漂流的速度愈來愈快,漸漸地,他們飄到 一公里 外的急流附近。


岸上的人看見了這幕危急的景象,卻沒有人能對他們施予援手。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兩塊浮冰上的三個人漂流到距離兩座橋樑不遠的地方,在他們距離橋面一百六十呎高的橋上,有向他們丟下了繩子,當他們經過橋下的時候,那個孩子抓住了繩子,橋上的人趕忙要將這個孩子吊掛上來,可惜才剛吊到一半,那個孩子就因為無力再抓住繩索而墜落冰河裡,瞬間就被河水淹沒,失去了蹤影;至於稍晚漂到橋下的夫婦,在丈夫抓到繩索後試圖要把繩子綁到妻子身上,卻也因為雙手被凍僵而無法把繩索綁緊,於是繩索從他的手中滑下。


轉眼間,夫婦兩人也被捲入湍急的冰河當中。




繩子,幾乎就是當時可以挽救這三個人性命的唯一寄託,在整個試圖營救的過程裡,繩子出現了哪些問題?缺少了哪些因素導致這場悲劇的發生?

或者應該說,問題不在繩子本身,而在使用繩子的人和周邊看見這一幕的人身上。


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的技能,往往可以在重要時候發揮很大的作用。


今年102日那天晚上,導演蔡明亮執導的新片「臉」在台北美麗華影城舉辦首映會,37歲的女影迷在觀賞影片的時候心臟病發引起休克,緊急送醫之後仍然陷入昏迷,醫師說很有可能成為植物人。


這位影迷的妹妹在她的部落格裡下這樣一段話:「當時影城裡沒有一個人會CPR,要是有人能給她一口氣,在那黃金六分鐘的時間裡,也許她37歲的年輕生命還很有機會……。」


在各位嚐試完成進程考驗的過程裡,總是要明白做這些事,通過這些考驗的本來用意是什麼,而不是求得「表面上過了關」,通過驗收只能代表你曾受過這樣的訓練,接受過這樣的驗收或入門考驗,卻不代表你能過的了「現實」這一關。


前面故事裡的那條繩索,就是個活生生的現實。










你所準備通過或已經通過的這些考驗,都必須要經的起現實的考驗才有意義。


所以我們儘可能在你面對這樣的現實之前,提供給你虛擬現實的「遊戲」,如果你在這個遊戲裡過不了關,就應該要回過頭來尋求解決之道………,而不是就此打住。


這也是一種求知的態度。


有句「臨渴掘井」的成語,最早是從「晏子春秋」的一段典故而來,故事當中晏子說了一段話:「那些掉進水裡的人,是因為沒有防備而失足;迷路的人,是因為不注意所走的路徑,就像面臨災禍的人,大難當前才開始鑄造兵器;吃東西噎住喉嚨的人,才急著去挖井取水,雖然用的都是最快的速度,但已經來不及了。」


後人根據晏子的這段話,將「臨渴掘井」這段話引申為事前不作準備,不做提防,到了狀況發生才慌忙應付,卻已經晚了一步。


事前準備極其重要。


在昨天操作吊桶結的例子裡,我們是在慌亂的狀態之下去進行準備工作,就是將繩結綁好,然後把桶子吊掛到樓下讓伙伴盛水之前的這段過程。


我們都知道只要繩結綁對了,穩固了,剩下的就只是單純的體力問題,也就是把水一桶一桶拉上來而已,但是為了求快,繩結綁的並不夠確實也不正確,有些按照方法綁好的繩結也因為不牢固而頻頻鬆脫………,這樣一來一往之間,比好好打好一個繩結浪費更多的時間在補救上面。


如果能夠在鈀繩結正確打好的前提之下將繩結完成,再花一些時間思考「如何改良」或「如何能夠更牢固」上面,相信接下來就是很簡單的拋繩、盛水、吊掛、倒水的過程。


多花一些時間把準備工作做好,絕對勝於在接下來的過程裡不斷應付突發狀況來的好。







上次才剛學會的拉密牌
(Rummikub)到這一次,3940期的行義伙伴都已經能夠擔任很稱職的小老師角色,活動結束後,也會主動而積極詢問拉密牌的進階玩法,還有哪裡可以買到拉密牌……,無論是擔任小老師的成功,或者是對拉密牌的積極和主動,如果可以延伸到其他活動、技能、訓練、進程上面,那就更完美了。


現在新的社員已經開始參與社團活動,也開始建立起隊員間的認識、認同、默契、共識,除了一些已經知道要做的事,可以積極主動地想一想,還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可以讓小隊經營的更有聲有色的?







接下來的團集會時間因為週六的學校輔導,使得時間上必須調整為星期假日,團集會的舉辦,對整個團群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必要性,透過團集會來精進、學習相關的技能,聯繫彼此的感情與默契,落實小隊的訓練與精神,讓好不容易熬過前面好幾年低迷氣氛的團部逐漸走向另一個成長的階段。












昨天團集會結束後,和留下來的團伙伴討論關於今年的團慶舉辦,有新的話題,也有舊的問題,和大多數活動一樣,團慶的舉辦是一連串克服困難和面對衝突的過程,難度和複雜度早已和過去十年有了很大的的差異。


對於幾乎每年都要承受一次這種壓力的伙伴而言,那是一種很複雜的掙扎過程,在一場盛大的慶典背後,都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心血勞力金錢與時間,未曾參與的人覺得新鮮,參與過的覺得有趣。


對於年復一年面對相同事情的伙伴來說,只剩下對做好這件事的責任。


能做到這樣,苛求的太多未免也太無情。


今天做的事情有今天的標準,不要一直用過去的標準套用到已經天差地遠的今天。


今年的主題和調性已經確定,就連總召集人也意外由偉平來擔任。


這不是個容易的決定,因為那需要很大的決心


除了收菜的速度以外,他是一個喜歡慢慢來人,跟著他慢下來,也許反而會完成的比較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fscout1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