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團集會當中,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阿水親手製作的記帳本。

集會前一晚打算到書局買,但想想還是等星期三大家都在才給,沒想到讓阿水搶得頭香;這是種有點可怕的默契,但他的方式比我來的更有意義,不單只是因為「手工製作」,更重要的是,這每一本記帳本的製作成本遠低於我原本要「買」的,此時想想,我反倒落入了昨天自己講的「拿鐵因子」陷阱當中;想想一本記帳本少說也得要20元,如果每個人都一本,我得花掉將近200元,但是用阿水的方式,可能連20元都不到。

功能相同,效果一樣,卻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成本,這麼簡單的道理,反倒自己忽略了。

這下我也總算知道他在前一晚悶著頭忙些什麼。

阿水所介紹的「2008電子記帳本」軟體,也是一種很簡便但功能比紙上記帳更齊全的方式,因為它連「紙張」都省了下來,還具備分類、統計、預算設定、提示等等功能,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利用紙本「即時」記下當日當次消費,然後再輸入軟體當中,這會讓「紀錄日常收支」這樣的事情,發揮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需要這套軟體,可以向阿水詢問或者自行從網路上下載。


昆蟲以及校園植物的認識,同樣透過課程和遊戲的實施加深大家的印象和學習樂趣,在這裡要提到的,是在設計遊戲過程當中所利用的一種能力。

「整合」。

舉例來說,阿水把辨識植物樹葉的課程,和「恐怖箱」結合在一起,同時也透過「感覺」的訓練方式來作為導入,而不是一味地依靠視覺和聽覺;欣怜的「昆蟲與非昆蟲」的辨別,和某法律常識節目的遊戲結合在一起………,把許多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遊戲、活動模式和僵硬的課程做結合,無形當中增加了學習的樂趣和效果,同時也間接訓練了整合的能力。

這種利用現有資源,進行「合法」的排列、重組過程,和我們在下午進行的「拉密牌」活動遊戲規則,是不是很相似?

只要在「合法的牌組」原則之下,你可以任意把桌上的牌組重新排列組合;一個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不也正是「在教學目標正確」的原則之下,你可以發揮創意和想像力,重新設計更有趣的活動方式?

這樣一來,許多課程或是活動實施,也就不再只是尋著舊有的方式去做,而是不斷地改變、創新和修正。








 

我們認識拉密牌(Rummikub)的開始,源於95年到香港旅行,在香港的玩具反斗城意外發現這樣有趣的桌上遊戲(Table Game),當時只有欣怜和阿芳玩過,去年到高雄科工館參觀,在紀念品販售部意外發現這套遊戲,才買回來研究;說是要研究,其實也是放到今年才「忽然」想到要玩,然後才上網搜尋相關的遊戲規則介紹,再慢慢摸索出正確的玩法。

大部分的伙伴應該都會為這套Table Game而感到著迷。

幾局玩下來,通常都會覺得腦袋一直處在「高速搜尋、運轉」的狀態之下,但樂趣無窮;只是當大家知道這樣一套的價位,都驚訝不已,八百元不算是小數目,一時之間也不容易下手去買,但想想阿水的創意,大家也可以自己DIY一套拉密牌,卻不需要很大的花費;另外網路上也能下載相關的軟體(http://www.psuche.com.tw/Rummikub_WEB/html/news.html)和電腦進行對戰,但還是沒有真實版本來的有趣罷了。

公佈這樣的訊息,並不希望大家過度「迷戀」軟體版本,可以作為休閒消遣之一,但如果把大部分電腦使用的時間耗費在這樣的事情上,絕不是我們的本意。








指導學弟妹玩拉密的過程當中,其實也可以看出我們自己的缺陷性格,在學弟妹已經掌握「基本規則」的要領之後,我們是應該要「放手」讓他們去嘗試的,當然,他可能會因為經驗不夠而錯過「拉密」的機會而感到有些懊惱,但那會讓他下次更小心;他可能會因為還沒全盤熟悉規則而犯規,導致被處罰,但他會更注意不讓自己再犯相同的錯………;這些不完美,都是很有價值的經驗;反倒是我們自己,往往把「勝負」看的太重要,而忽略「原本要給予的」。

在「指導」的過程當中,我們往往讓自己成為「主導」,反倒讓自己成了桌上那個人背後「真正的主人」……;甚至會有些氣急敗壞的語氣,這時候,代表我們自己被「輸贏」所矇蔽,忘記了更有價值的意義。

一個遊戲,曝露了我們的缺點和盲點。

從玩拉密牌的過程當中,我認為沒有什麼是「好牌」或是「壞牌」,雖說這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這一點其實每個人都差不多,取決勝負的關鍵,還是在於「人」!!

一個相同的牌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排列玩法,正因為沒有絕對的好壞牌,所以「人」的能力就顯的格外重要;對照人生,也沒有絕對的好人生和壞人生,關鍵在於自己怎麼利用手上的「資源」和具備的「能力」,創造出成功的局面。

我對成功的定義,反倒不一定是那個「最成功」的人。

我對「拉密」勝利的定義,反倒不一定是「最先出完手上牌組」。

而是,我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獲得什麼樣比「贏」更有價值的體悟。

在下次,當我們想要插手之前是不是應該想想,你的介入,是想成就「他」的成功,還是「我」想贏的欲望?再則,在遊戲「開始」之後,「我」的介入,是不是等於讓這場遊戲建立在一個「不公平」的環境之下,就算「他」因為你的提點「贏了」,但那種「贏」並不實在,也不光采;假若如此,那我們不就是在教他「投機取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價值觀!?

這一點,微不足道;卻很重要。


對我個人而言,團裡的事務,常常會因為自己性格上的缺失,而犯了「指導」變成「主導」的錯誤,長久下來,總會怪團伙伴能力沒有長足進步,卻不曾想過,正是因為自己的「主導」,剝奪了其他人歷練和成長的機會……,無怪乎到頭來,累的還是自己。

理財課程我們從「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談論到「負利率時代的來臨」、「通貨膨脹」以及「個人理財概念」,拉拉雜雜說了很多(很抱歉,還佔用到後面上課伙伴的時間),不知道大家吸收了多少,但是在這裡我想要說的是,我很高興在這一堂課程之後,有伙伴願意主動來和我談論這個課程、話題,甚至希望我能夠提供上課所使用的簡報資料。

這是在其他課程結束之後很難見到的景象。

一個課程或是活動結束之後,必須要有接下來「自主性」和「自發性」的討論,才能夠延續這個課程的價值,如果我們的其他課程也能夠這樣,不是下課鐘一打或是授課者宣布下課,就終止了對這門課程的探究;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加深所學的「深度」。

而非總是做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和進行一些沒有實質意義的課程和活動。

事實上,在這個部落格所發表的每一篇文章,等待的也都是這樣的一種「互動」,沒有回應的文章,看起來不正像是一個自說自話的人?




漫畫「第一神拳」的主角一步曾說:「一個拳擊手最感到恐懼的時候,就是在他「揮拳落空」的那一刻。」要知道拳擊消耗的體力相當大,每一拳都必須抱著「一擊中的」的決心才揮拳,正因為每一拳都會耗掉很大的體力,一旦揮拳落空,很可能就會被對手趁隙擊倒。

發表文章或者是一個授課者,「沒有回應」通常也是心底的痛。

這裡的回應,只的不是「嗯、啊、很好、還不錯。」這些字眼,而是「討論」!

有了回應,你不只能夠和作者討論,也能夠和其他回應者進行討論,透過討論延續這個話題或是課程的生命,甚至可以激盪起創意的火花?

學習不會只是在課堂上發生。


這次的團集會,很難得真的很難得,因為一共來了15個人,15伙伴!!

就連當天下午就要收假北上回部隊的偉平都來了,還有遠從台南趕來的小黃、大鳳。

行義小隊員的出席也比上學期更踴躍,就連住宿的學弟妹也都自願回到團部來參加團集會

資深的老伙伴應該可以發現,團集會的型態和實施方式已經和過去有了相當程度的差異,對比起過去似乎總是一味「掏空」的感受,現在,應該都會有一些說不出來,卻很實在的感受。

 

 

當然,偶爾會有一些小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fscout1988 的頭像
    pfscout1988

    pfscout1988的部落格

    pfscout1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